《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的主动作为和长远部署。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依托相对宽松的全球贸易格局,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过程中,通过对全球范围内资本、技术、资源、中间产品和市场的充分利用,国内逐步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配套)-组织模式“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但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重组,我国产业传统竞争优势也面临重大调整、升级、完善和优化等新需求,亟需构建支撑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条件和新基础,构筑应对和引领未来大变局的竞争新优势。

那么新发展格局促进新优势培育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需要培育哪些新优势?新优势培育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范式和改革思路提出了何种新要求等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


1

传统优势面临升级需求
竞争新优势蓄力发轫


技术能力竞争优势方面通过前期的技术学习和产业化能力培养,国内在高铁特高压等系统集成类复杂技术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关键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替代产业基础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此外我国在量子通信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已步入世界前列为进一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整体来看国内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突出部分初步实现国产替代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创新驱动发展所依托的原始创新源头技术创新方面供给不足产业链亟需解决源头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部分初步构建了技术基础的产业要进一步实现从有到优由优变强的高级化跨越同时还需要加强我国在新兴技术的未来产业化应用探索锻造未来发展的长板优势

产业发展竞争优势方面我国在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配套等方面已经形成一系列优势。

一是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结构竞争优势明显,特别是在深耕的消费者互联网市场领域,形成了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拼多多等为代表的大批互联网服务企业,以及华为、小米、中兴等为代表的通信领军企业,已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但现阶段我国完整的产业结构整体上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亟需提高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构建高端主导以及中低端匹配的竞争新优势。此外,在数字经济部分,随着消费端互联网市场进入竞争红海,亟需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在更多新领域(制造、医疗、交通等)、新维度(设备、服务、解决方案等)拓展产品和服务的新价值,积极构建我国在数字经济的全方位领先优势。


二是实体经济中的制造规模居全球首位。在制造领域,国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产业链与发达经济体掌控的高附加值环节衔接互补,通过发挥后发优势,依托广泛的先进技术学习来源、庞大劳动力市场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等有利条件,早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格局变化,进一步推动实现整体产业水平的高级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国际化,是面向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所需要构建的竞争新优势。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完备,是现有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我国为汽车、智能终端、芯片等代表性产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过程,提供完备的上下游零部件供应、人力资源供应、消费市场和工业基础设施等条件,吸引了大批国际高端制造资本的投资。


但是,随着越南、印尼、菲律宾、印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利用要素低成本优势积极吸引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一些跨国公司加大了向中低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如何在现有产业配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全面实现国内产业配套能力的升级与优化进一步吸引高端国际资本的投入是未来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过程需要建立的竞争新优势

组织模式竞争优势方面改革开放早期,在技术人才和资本积累相对薄弱的追赶阶段我国通过战略资源整合等系列举措加快促进关键优势产业培育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对更多原创性和突破性技术创新需求的增加传统由上至下的科研攻关模式将面临种种挑战亟需依托较强的创新组织能力的同时极大释放产业界参与创新和引领创新的能力鼓励产学研用进行高效集成动态组合有效创新攻坚的能力形成大纵深跨学科全链条的合作模式增强创新体系效力激活创新体系活力形成从上游和前端不断供给创新成果的竞争新优势此外还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将关键技术突破样品规模商用和产业生态培育等环节紧密结合重视面向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持续商用化研发进一步形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2

依托高起点大空间新发展格局

持续创新驱动重塑竞争新优势


“十四五”时期,面临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把科技创新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找准新定位、采取新举措,依托新发展格局,突破各种发展瓶颈,在更高起点上、更大空间上促进散点式创新向体系化创新转变,培育新形势下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重构在科技领域更高开放水平下强基础补短板锻长板的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作用实现现有科技体系和产业核心技术体系中防风险、补短板和锻长板有序推进,真正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实现安全发展。

一是在 “强基础”方面,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在加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传统工业四基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自动控制核心软件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产业基础能力和数字平台设施的建设。


二是在应对“短板”方面,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和关键产品保障能力与产业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薄弱环节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要制定不同情境下的应对办法,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攻克面临的“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自主研发和关键技术掌握,并通过国际创新合作,提升产业面向未来的技术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


三是在构筑“长板”方面,多维度、多路径提高我国对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网络的嵌入率与贡献度,优化与国际合作伙伴的灵活协同方式,积极开展以共创价值为导向的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新竞合之势,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开放格局中的位势,夯实拉紧全球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


四是将科技自立自强与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结合起来,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将国际合作推向新高度。创造有利条件,开辟合作渠道和空间,保持高层次、高频度的联系对接,加强高水平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寻求相互合作的对节点、融合点,开创共进共赢新局面。


重构在产业结构方面制造门类齐全低端有序疏流高端持续萌发的竞争新优势


一是依托制造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庞大的差异化消费市场需求鼓励更多企业建立产品和服务的特色


二是尊重国际分工转移规律,加强对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过程中的选择性转移,依托“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框架和中欧投资协定(CAI)、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等合作协议,引导和影响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转移的速度和范围,实现产业的有序、有节、有利的转移,进一步夯实我国产业比较优势。


三是依托新兴技术和新旧技术的有效跨界融合,在更高起点上、更大空间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势的转换,把握数字技术赋能带来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发优势,构建智能发展体系,创造新的产业生态,促进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升级,形成高端新兴产业持续萌发的新态势。


重构在产业规模方面内部快速迭代国际纵深扩张的竞争新优势

一是发挥内部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优势提高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高端化水平以及一致性和稳定性等高质量特征进一步助力优势产业和领军企业的国际化市场开拓和全球运营


二是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全球业务整合向纵深化发展依托国际合作窗口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培育对外开放产业集群鼓励跨国经营提升本土企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全球市场开发


重构在产业配套能力方面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竞争新优势

一是利用新基建契机统筹数字基础设施的规划加快推进大数据平台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动控制与感知核心软硬件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等新型基础能力和平台设施建设特别是促进大规模数字连接促进数据获取分析交易和利用等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促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二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前沿智能技术更多应用到各类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营销管理等核心环节大力发展现代数字贸易充分发挥各类数据资源的价值以及其在特色利基市场挖掘全市场流程把握和全产品周期管理的能力促进企业从提升劳动生产率逐渐向提升知识生产率过渡和拓展促进各类信息和数据转化为产品/服务附加价值产出的效率


重构在组织模式方面创新联合体与新型举国体制相结合企业家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充足的竞争新优势

一是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创新型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企业是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应鼓励其在研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联合大学和院所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让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端紧密衔接。此外,应重视领军企业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专利质量和技术诀窍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以及下游超级用户企业的集成整合作用真正激活上游产业的研发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


二是努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重视对那些拥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勇于创新和敢于试错的企业家精神的保护与宣扬


三是加大力度引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健全在新技术领域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领域的顶尖人才基础人才和融合类梯形人才队伍供给充足的新局面



3

结语


在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是我国产业体系跨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是积极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需要构建支撑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条件和新基础,应牢牢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科技领域布局、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和组织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快构筑应对和引领未来大变局的体系化能力,全力打造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高端的研发平台、卓越的创新管理体系,加快培育若干能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起点大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