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控》这本书里,凯文·凯利说:单个进化体的价值,由他和这个系统连接的数量与质量来决定。


在不少产业园区里,每一栋建筑是原子化的、独立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分得很开,员工除了与身边的50米以内的人会打交道,没有其他公共空间接触到园区其他的人,没有机会建立连接。


创新社区与产业园区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以人为本。


空间设计以人的尺度来规划、以人的舒适度为基准,以人与人的连接为目标;更有前瞻性的园区会考虑到这个创新社区的品牌定位、价值主张,精神文化等等,这些越来越将会是创新社区里非常重要的一点。


另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充分连接的生态系统。


在创新社区里,会有很多激发交流、创造偶遇的公共空间,甚至结合行为学、心理学等等领域,创造不同人相互“碰撞”的热点,从而激发更多的想法与创新。

对创新社区而言,生态系统变得非常重要,上下游产业、相邻近的产业,慢慢地形成自我循环,就像是一个自然的森林一样,随着时间逐渐根深叶茂。


有意思的是,这种以人为本、激发交流与碰撞的空间设计策略,基本上不出现在创新社区的主街上(因为大部分主街道以“车行”为主),而是更多地在以慢性为主的“后街”、“庭院”空间中展开。


所以,为了方便,我们把这种设计策略统称为
“后街策略”。


那具体什么是后街设计策略?我们把它拆开了,分成5点带给你:



  01 街区尺度  


在后街的街区系统中,街道是依据脚来建的,从一个街区到另外一个街区,让人步行起来很轻松;从街的一侧到另外一侧,一个人问候可以被对面的人听得到。这种尺度会让人感觉温馨,就像是办公室或者自己家的一个延伸。


在街道的交通系统上,以时速4-7公里的步行与自行车为主,这样的速度能激发“逗留”,而“逗留”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的非正式交流,交流不仅激发想法创新,也为社区建立了信任基础。

(适合步行的波特兰街头,活力满满)



  02  打造特色  


主街承担的是功能,可能每个城市都大同小异。但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传统、城市的历史、价值观才是充满魅力之处,而这最日常的体现就是后街。

后街的特色会让区域具有独特的品格与灵魂。


我们FTA有个葡萄牙籍设计师,他跟我们分享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条“粉红街”的故事——这条街因为阴暗隐蔽,曾经是里斯本有名的红灯区,各国水手晚上来寻欢作乐,名声自然不好。随着附近地区的城市更新,政府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个地区的“形象”。


当时是2011年,葡萄牙政府的预算相对紧张,他们想了一个绝妙而又省钱的好办法——把街道刷成粉红色(PINK)的!


对,简简单单的涂个颜色,“PINK STREET”的名字就传开了。不少好奇的年轻人纷纷前来感受独特魅力,心思缜密的商人看到商机,慢慢开设了俱乐部,酒吧,餐馆,时尚达人慢慢也汇聚此处,这个里斯本的前红灯区变成了夜生活的时尚场所。



  03 做好平台  


我们之前说过,一流的园区是小白鼠 — 创新社区是企业最好的试验场与展示平台。


当一个公司看到邻居公司在做什么时,可能会促使这家公司采用邻居的产品或展示技术来迭代自己的产品或公司,甚至会与邻居公司有合作。而如果有一百个公司这样做,这一动态网络的价值就会爆发,这一复杂的自组织的经济关系网络会推动每一个公司都尝试新事物,迸发创意与合作。


很简单的一个策略就是 --让创新看得见:比如,可以把建筑底层空间变得透明,甚至提供路道,用来展示本座建筑企业里的工作(这在我们实际设计的很多案例里都有做到);在公共场所或咖啡店提供电源插座和wifi,增加人们在公共场所逗留、工作和思考的时间;基于城市的初创公司,可以在公共空间提供测试产品和服务的功能。


在柏林TXL的“后街”里↓,路灯柱将配备5G手机天线,交通和停车摄像头,Wi-Fi和电子充电功能。这些功能将创新社区变成了实验室,让公司更具竞争力。



  04  营造活力  


多元是创造活力的不二法门。

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希望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便捷地享受各种服务设施,并拥有更多新奇的体验。创新社区需要吸引并留住这些企业,而企业想要有这样一个活力磁极来吸引并留住年轻的员工。


后街就是活力的释放之地——这里有餐厅、有咖啡馆、便利店、健身房等熟悉的业态,可能也有秀场表演、酒吧、博物馆、画廊、甚至有新潮小众打卡店……不同爱好不同次元的年轻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部落”,很神奇的是,这其实也是“弱关系”的一种体现,“弱关系”提供了一种松散的连接,并提供了在现有网络之外的新信息、新联系人和业务线索的通路。


比如在伦敦硅环岛的后街里↓,就有大量前卫的设计工作室、美到炸的艺术展馆、各种酒吧、餐厅、精品店、健身房…… 这些服务更多元,更具有活力,吸引到了大量的年轻人。




  05  灵活运营  


后街的设计只是开始,要知道,当物理空间一旦落成,最终用户就是功能需求的专家,而不是规划师与设计师。


空间要适应用户(变化)的需求。

所以其关键词在于灵活。


这跟“精益创业”有异曲同工之处:快速得到用户的反馈,快速做出相应,经常和用户测试他们的产品,并接受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不是坚持原有的计划。


所以,在后街的打造上,可以采取“精益”原则:更轻,更快,更便宜。


如果一个想法在初步测试后效果不好,那就赶紧放弃,并重新尝试新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渐进的方法将产生最佳结果,同时避免纠正昂贵、耗时的错误。


举个例子:要打造绿道,那么先培育简单低价的绿植,吸引人进入后街互动,然后根据人们的行动习惯,再进行绿化的完善。最大程度地贴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同时节省了成本。



后街是一个创新社区的魅力之所,也是这里的人们展现更多面的自己、相互交流、充电成长、实验迭代的地方。一个创新社区好不好,不是看建筑做得有多漂亮,更是看人们在空间里的体验。